六九小说网

六九小说网>边关兵王: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> 第455章 黑夜下的暗流(第2页)

第455章 黑夜下的暗流(第2页)

“老僧说,这是初代守心者留下的另一部典籍,记载如何分辨‘真忆’与‘伪忘’。唯有心中无愧者能开启。”

阿音接过经卷,双手微颤。当她的指尖触碰到封印刹那,羊皮卷自行展开,金色文字浮现空中:

>“世人易欺,史书可改,

>唯血脉中的痛楚无法伪造。

>若你记得母亲临终前的一滴泪,

>那便是真实的起点。

>不必争辩,不必证明,

>只需继续讲述??

>因为每一个真诚的记忆,都是对谎言最锋利的反击。”

光芒散去,经卷化作灰烬,随风飘向四方。

阿音转身看向陈七:“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了。”

陈七点头:“该反击了。”

他们决定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??**建一座‘万忆塔’**。

地点选在长安城外三十里,一处曾为战场的荒原。此处百年前发生过一场惨烈围歼战,数万士兵阵亡,尸体堆叠如山,后被朝廷下令掩埋,并立碑称“逆贼葬地”,禁止祭祀。

陈七带领拾忆人在此动工。不用砖石,不用木材,而是以各地送来的残碑碎瓦为基,以百姓手写的追思信笺为墙,以烈士遗物、家书残片、甚至一撮骨灰为料,一层层垒砌而成。每一层塔身,都刻满名字与故事;每一块砖石,都承载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。

建造过程中,官府多次派人阻挠,先是宣称“私建高塔危及风水”,后又派兵强拆。可每一次,都有更多百姓自发前来守护。有人带来自家珍藏的阵亡亲人的兵牌,有人献出祖辈口述的战役细节,更有盲眼老妇拄拐步行百里,只为亲手放上一块刻着儿子名字的石头。

一年又一年,万忆塔越筑越高,九层之后,第十层自动升起,形如莲花绽放。塔顶悬一面铜镜,据说是阿音以蓝莲根汁淬炼七七四十九日而成。每逢月圆之夜,镜面便会映出无数面孔??全是历史上被抹去姓名的普通人:农夫、织女、驿卒、医者、塾师……他们静静凝视人间,无声却震撼。

终于,朝廷再也无法忽视。

皇帝亲自下诏,召见陈七与阿音。

宫门外,百官列队,神情复杂。有人鄙夷,有人敬畏,也有人暗中递来眼神示意小心。

大殿之上,龙椅垂帘,天子未露面,лишьvoicefrombehindthescreen。

“尔等所为,究竟是为了铭记,还是为了挑战朕的权威?”

陈七上前一步,声音平静:“陛下,我们只是想让那些不该被忘记的人,重新拥有名字。”

“可历史自有定论!”一位老臣厉声喝道,“过去之事,岂容尔等翻案?”

阿音淡淡开口:“若历史只属于胜利者,那失败者的血,就真的白流了吗?”

殿中一时寂静。

忽然,帘后传来一声轻叹。

“朕幼时,也曾听乳母讲过一个故事。”天子缓缓道,“她说我祖父年轻时带兵出征,途中遇暴雨,全军困于山谷。一名小校冒死攀崖点燃烽火,才引来援军。后来论功行赏,那人却被诬陷‘擅离职守’,贬为奴隶。乳母说,那人临死前还在喊:‘我只是想让大家活着回去……’”

他停顿片刻:“可现在,朕翻遍宗室档案,找不到这个人。甚至连那场战役,都没有记录。”

陈七抬头:“或许,他就在万忆塔中。”

帘后久久无声。

良久,天子道:“准尔等继续建塔。但须遵守三规:一、不得诋毁朝廷;二、不得聚众结社;三、所有内容须经史馆备案。”

群臣哗然。

可圣旨已下,无可挽回。

当夜,陈七与阿音走出皇宫,仰望星空。

“你觉得他会真正理解吗?”阿音问。

“也许不会。”陈七轻声道,“但他至少听见了。这就够了。”

十年光阴,如水流逝。

万忆塔终成九十九层,高耸入云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忆所”。每年清明,四方百姓络绎不绝前来祭拜。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失踪百年的祖先线索,有人读到祖辈留下的遗言而痛哭失声,更有人因此改变一生志向,投身修史、赈灾、平冤狱。

而《守心录》不再只是秘密传抄的手稿,它被正式编入太学教材,更名为《守心经》,成为士子必读之书。归忆书院弟子遍布天下,每到一地,便立碑、修志、访遗民,将记忆的种子撒向每一寸土地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