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百官列席高台,百姓沿坡而立,目光灼灼。
朱标亲自主持仪式,董桂花执火镰点燃第一炉。
火焰腾起,青焰稳定,热浪扑面。
十二个时辰过去,炉火未熄,十名试验者精神如常,太医宣布:“体内无任何毒素残留,空气质量优于传统木炭燃烧。”
人群沸腾!
欢呼声震彻山谷:“太子英明!
董大人神技!”
就在此时,一名灰衣老者挤出人群,跪地痛哭:“小人有罪!
小人受人蛊惑,在扬州谎称妻儿中毒……实则他们好端端活着!
是有人塞我五十两银子,让我当众哭诉!”
又一人站出:“我是杭州那个砸炉子的读书人!
也被人收买,编故事骗人!”
真相大白,民心逆转。
朱标当即下令:“锦衣卫即刻缉拿造谣主使!
凡参与散播虚假消息者,无论官民,一律流放岭南!”
圣旨一下,江南肃清。
而就在这场风波渐息之际,董桂花收到一封匿名密信,无署名,仅附一张简图??竟是蜂窝煤矿井结构图,其中标注数条隐秘通道,直通西山深处。
他盯着图纸良久,忽然轻笑:“原来如此……他们真正想要的,不是运煤出去,而是借煤矿之名,打通地下密道,为日后兵变埋路。”
他立即修书一封,密封后交予心腹快马送往北疆边镇:
**“防患未然,加固长城沿线矿洞,严禁私采。
若有异动,即刻飞报。”
**
夜深人静,董桂花独坐院中,仰望星空。
清扬走来,递上热茶:“还在想朱棣?”
“我在想天下。”
他轻声道,“一块煤,能暖万家炉火,也能点燃战火。
我们救得了一个人的命,未必救得了这个世道。”
清扬默然。
良久,她问:“那你还要走下去吗?”
董桂花饮尽杯中茶,站起身,望向紫金山方向的皇宫灯火:“只要太子还信我一日,我就不能停。
医人,医国,医天下??这条路,哪怕尽头是刀山火海,我也得走完。”
风起云涌,棋局未终。
而在千里之外的北平,朱棣正立于城墙之上,遥望南方。
他手中握着一枚黑色棋子,缓缓落在棋盘中央。
“董桂花,你以为赢了一局?”
他低语,“可这场博弈,从来就不在棋盘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