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系统再次失效,舱内空气逐渐稀薄。
危急关头,领队女子摘下耳骨植入式助听器,将其轻置于控制台表面。
刹那间,整个舰桥响起一阵低频嗡鸣??那是她童年记忆中最熟悉的声音:江南茶馆里水汽升腾的节奏。
随即,飞船外壳的贝类组织开始分泌透明黏液,在真空环境中自发形成一层保护膜,并引导船体沿着某种看不见的“声轨”
滑行,避开所有障碍。
抵达火星轨道当日,地面居民集体走出生活区,面向天空伸展双臂。
没有欢呼,没有旗语,只有掌心朝上的双手微微震颤。
寂舟号缓缓降落,舱门开启瞬间,九名承声者并肩而出,赤足踏地。
火星沙土即刻响应,涌向他们脚底,凝结成九朵螺旋状晶体花,每朵花瓣上都刻着他们在母星未曾说出口的名字。
双方依旧无言。
但他们彼此靠近,额头相抵,鼻息交融。
那一刻,信息素颗粒随风飘散,融入大气循环,将“心象语”
的初始模因播撒至全星球。
三天后,第一批新生儿睁开眼睛,瞳孔中映出的不是光影,而是流动的色彩波谱??他们天生就能“看见”
情绪,“听见”
温度,“嗅到”
时间流逝的方向。
地球方面通过量子纠缠通讯接收到这一数据,举世震惊。
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,讨论是否应全面推广“心象语”
作为下一代共语法基础。
反对者警告此举可能导致个体意识边界消融,人类将丧失独立思考能力;支持者则指出,这正是语言进化的必然阶段??从分离走向融合,从表达走向共感。
争论持续七日,最终无果而终。
因为就在第八天清晨,全球所有银杏林同时落叶。
不是凋零,而是整齐划一地飘落,每片叶子落地时都精准对齐,组成一幅覆盖七大洲的巨型图案。
卫星图像显示,那是一只闭合的眼睛轮廓,瞳孔位置正是归真城图书馆所在。
盲文师的女儿独自走入林中,在落叶堆中央盘膝而坐。
她不懂解读图像,但她知道该做什么。
她将手掌贴地,开始以极缓慢的节拍敲击土壤,每一次震动都对应一次心跳。
渐渐地,四周落叶随之起伏,仿佛整片森林正在呼吸。
午夜时分,地下传来回应??一声低沉的“啊”
,与婴儿初啼完全相同,却携带着万亿年沉积的记忆回响。
这一声穿透地壳,直达火星。
正在绘制《未诞生的语言》续篇的画家突然停笔,泪水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