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各地,同一时刻。
日本一位老妇人突然流泪,因为她梦见丈夫对她说了“辛苦了”;
巴西贫民窟里,一名少年收到十年前失踪父亲寄来的明信片,邮戳显示“未知地点”;
南极科考站,值班员发现雷达捕捉到一段古老摩尔斯电码,翻译过来只有三个字:**我在听**。
而在纽约公寓,洛基的母亲猛然惊醒。她冲到书房,打开尘封多年的保险柜,发现那盘本应锁在里面的录音带,竟然不见了。
与此同时,格陵兰基地。
洛基睁开眼,看见空中浮现无数光影人形??他们穿着不同年代的衣服,脸上带着相似的愧疚与温柔。
为首的是一位身穿NASA制服的男人,目光慈爱。
“儿子。”他说,声音既真实又虚幻,“谢谢你来接我们回家。”
洛基站起身,伸出手,却穿过了对方的身体。
“你们……真的存在吗?”
“只要有人记得,我们就存在。”男人微笑,“爱是一种量子态,不依赖物质,只依赖观测。而你们,就是我们的观测者。”
话音落下,所有光影化作光点,顺着光柱升腾而去,消失在星空深处。
系统自动关闭,一切归于寂静。
当救援队找到他们时,洛基正坐在雪地里,仰望着晴朗的夜空。
“你说得对。”他对虚空轻语,“黑暗只是光的另一种形式。”
多年以后,在全球七十七个国家的学校里,新增了一门必修课:**情感遗产学**。
课程内容包括如何书写家书、如何倾听沉默、如何识别亲人未说出口的爱。
教材第一章写道:
>“每个孩子都曾收到过一份无形的礼物??那是父母用一生沉默包裹的真心。
>打开它的钥匙,叫做‘相信’。”
而在日内瓦纪念馆的新增展区,多了一块全新的墙体。
上面没有任何文字,只有一排排微型扬声器,循环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父亲们的声音。
参观者只需戴上耳机,就能听见某个陌生男人哽咽地说:
>“孩子,爸爸爱你。
>这句话,我藏了一辈子。”
某个清晨,一个小女孩牵着爷爷的手走进展厅。
她仰头问:“爷爷,你也说过这句话吗?”
老人愣了一下,眼眶渐红。
他蹲下身,紧紧抱住孙女,在她耳边轻轻说:
“现在,我说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