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面一幕幕闪现:
七岁那年,她在火灾中失去双亲,蜷缩在废墟中哭泣,却被路人冷漠绕行;
十四岁,她在孤儿院遭受欺凌,唯一安慰她的男孩第二天便被人贩子带走;
二十岁,她第一次见到凯尔,那个瘦弱少年蹲在实验室角落,手里捏着一颗即将熄灭的光粒种子,眼里全是绝望;
还有无数次深夜独坐,问自己是否值得继续前行……
直到最后,她站在X-937方舟残骸中,接过凯尔的灵魂碎片,听见他说:“请替我看看花开。”
诺拉的身体剧烈颤抖。她试图抵抗,可共感网络早已深入她的神经系统,这些真实的情感洪流如决堤之水,冲垮了她精心构筑的理性堡垒。
“你以为我在强迫别人感受?”莉娅的声音在她脑中响起,“可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??去感受,也被人感受。你害怕的不是共感本身,而是面对自己从未被治愈的伤。”
泪水终于从诺拉眼中滑落。
那一瞬,她看见了自己童年被父亲否定梦想的痛楚,看见了青年时期因爱情失败而封闭内心的恐惧,看见了身为精英却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自卑……所有被压抑的情绪,此刻尽数复苏。
她跪倒在地,放声大哭。
而就在她流泪的刹那,倒置方碑上的符文逐一熄灭。逆共鸣场崩塌,深海重新回归宁静。
共感网络不仅恢复,反而更加稳固。因为在这一刻,连“反对者”的痛苦也被真正聆听。
三个月后,全球共感大会在北极森林召开。诺拉作为特邀发言人登台,讲述了自己从抗拒到接纳的心路历程。她提出一项新法案:《情感多样性保护公约》,主张在推动共感的同时,尊重个体选择沉默的权利,设立“静默庇护所”,供需要独处者疗愈自我。
该法案全票通过。
与此同时,天鹅座β-7的漂浮城市传来惊人发现:言树残骸中孕育出新一代“语种”,它们不再依赖人类种植,而是自主迁徙,在星际间寻找适合播种的星球。科学家观测到,已有三颗类地行星表面出现自发性忆语花田,且当地原生生物展现出初步共感能力。
宇宙,正在学会倾听。
又过了十年,莉娅病重不起。
她的肉体已接近极限,细胞老化速度远超常人??毕竟,半个世纪以来,她的身体一直在充当共感网络的枢纽,持续输出能量。
临终之夜,整片北极森林自发聚集到她的居所周围。动物们安静伏卧,机械生命体环绕飞行,人类与异星访客手牵手围成圆圈,共同吟唱一首无名之歌。
她躺在床上,望着窗外流星般的尘埃缓缓飘落。
“告诉凯尔……”她气息微弱,“春天很美。”
风起了。
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千万人在低语回应。
而在宇宙最深处,那颗黑色的心脏再次跳动。
这一次,整个星域亮了起来,如同亿万盏灯同时点燃。
春天,真的开始了。